忍者ブログ

≪ 前の記事

次の記事 ≫

[PR]

×
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
comments

摘抄:反乌托邦/人机矛盾

反乌托邦(英语:Dystopia或Cacotopia、kakotopia、anti-utopia,中文又称反面乌托邦、敌托邦或废托邦)是一种文学类型,尤其是科幻文学中的一种文学体裁和流派。

反乌托邦主义是一个虚拟想像的境界,反映的是与理想社会相反的,是一种极端恶劣的社会最终形态。这种社会表面上充满和平,但内在却充斥着无法控制的各种弊病,如阶级矛盾、资源紧缺、犯罪、迫害等,刻画出一个令人绝望的未来。某些作品描述的反乌托邦社会中,物质文明泛滥并高于精神文明,精神依赖及受控于物质,人类的精神在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并没有真正的自由。
这一类小说通常是叙述人类科技的泛滥,在表面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,而本质上掩饰着虚弱空洞的精神世界。人被关在亲自制造的钢筋水泥牢笼内,阴暗冰冷、精神压抑。在这种生存状态下,物质浪费蔓延、道德沦丧、民主受压迫(或以另类方法制造“民主”)、阶级制度横行、自杀风气横行等等。故事表达的方法主要是透过一些变量,如人工智能背叛人类,“野人”被带进文化世界等,令主角明白到人类文明在高科技牢笼中僵化、腐化,并带领自己走向毁灭,而主角再从中作出自我的选择。

乌托邦(utopia)在希腊语中的读音在“没有的地方”和“好地方”间含糊不清:乌托邦是由音节ou-(意为“不”)和topos(意为“地方”)而组成的复合词,但是他又与由同音前缀eu-(意为“好”)组成的词同音。这样其实也是在暗示:“没有地方”是真正“完美的地方”。



人机矛盾是指在科幻文学中所描写的人类与智能机器之间的矛盾。这一主题或是元素广泛的被用来表现对人性的探讨和意识的探究。

人机矛盾的主题并不是科幻小说天生的,它完全是现实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产物。19世纪末,各位幻想家在构想一种有智能的机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,并没有想得更远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人类开始有真正的能力去创造自己体力和脑力的衍生工具。20世纪上半叶开始,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战争,再加上连续的全球性经济危机,一部分小说家将自己对科技的怀疑和对社会的担忧写进了科幻小说。

之前的机器人小说可称为经典机械主义,最开始小说家们是将人类的物理功能剥离出来,然后是意识功能,最后发展为将灵魂与道德剥离出来。幻想家们试图将拥有智能和灵魂的机器比作人类自己的镜子,通过描写双方的矛盾,去探讨有关人性和更深层次的东西。此时的小说可称为后机械主义。人机矛盾的主题是反乌托邦主义的基础。



顺手搜一下存一下。
反乌托邦小说真正意义上只看过一本,玛格丽特·阿特伍的《THE HANDMAID'S TALE》 这本对于人性和女性的描写特别有意思,主要是他是我高中的必修书…呵呵!

说起来日本民俗文化所创造的故事,在我心中极度接近于乌托邦,相反,近未来社会的创作则更喜欢反乌托邦,简直就是双重人格(喜好的意味上)
好想做夏娃的同人企划!!

拍手

PR

0 comments

Comment

Trackback